我们平时所说的COD-就是污水处理厂排出的水,是污水处理的主要目的。 那么你知道COD-指的是什么吗?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COD”和“COD-”,很少人会注意到这两个英文单词,也不会去深究。 在国外关于废水处理方面有一个专有名词就叫做“COD--”,中文翻译为“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或固体物质浓度”,它代表着在废水处理过程中污染物的总量。 它在英文里是个副词(也叫“substance”),因为这个词意为污染物,所以用在这里并不奇怪。 我们可以理解为污水浓度就好比是污染物的总量,这个浓度值就是污水处理厂的能力,我们所看到的 COD一般指的就是这个数值。
1、在废水处理过程中,污染物总量代表着废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这个数值越大,说明污水处理能力也就越强。
污染物总量一般指的是“COD”,这个词大家都比较熟悉。 一般的“COD-”值都在500-800之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化学需氧量”; 它也代表着污水处理厂每天能够处理多少吨的废水,当然这个量越大越好; 不过它也不是固定数字,因为会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温度、水质和污泥浓度等因素影响。 比如:温度过高、有机物浓度过低、污泥量不够、曝气时间长等; 都会导致 COD数值下降。
2、 COD (即化学需氧量)一般指水中有机污染物或固体物质在一昼夜内通过以氧为媒介分解的有机物损失量,即在一昼夜内所消耗掉的化学需氧量。
在处理污水时,将各种有机物或固体物质按一定的质量分数投加到污水中,这些投加的物质包括了溶解氧(通常指氧气)、有机酸类(如乙酸等)、有机氮类(如NH4+等)、无机磷类(如PO43-·3-2H2O)、重金属等,如果将这些污染物全部以氧化的方式去除掉,其消耗氧的能力就是一昼夜内化学需氧量的消耗量。 这是因为水中含有有机物质或固体物质,它们在微生物作用下可以被分解为CO2和H2O。 因此水处理中所需耗氧量不能直接以有机物含量来表示,而应换算成以化学需氧量表示。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由于废水处理的目的主要不是要去除水中有毒有害物质,所以通常采用以 COD来代替化学需氧量。 由于 COD是通过氧化反应消耗掉的物质,因此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COD-也可以视为氧化消耗掉的物质。 污水处理厂排放出水中 COD值高低与以下因素有关:浓度、温度、溶解氧量、 PH值以及废水性质等。
3、当污染物的总量等于或小于处理能力时,表示污染物被完全去除到了不再对环境造成污染为止;
当污染物的总量大于处理能力时,表示污染物被完全去除到了不再对环境造成污染为止。 一般我们可以理解为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在多少就是多少。 比如一个污水处理场有10万吨污水,那么它能通过生化法或者其他方式,将10万吨水中的污染物全部去除掉,这个时候它所能处理的水量就是它的实际处理能力。 因为在处理的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所以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也就叫做能耗。 所以能耗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是衡量一座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和工作效率高低最直接的指标。 如果一座城市或一个区域所排放出来的废水总处理量超过了总能耗的话,那么这个城市或区域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Copyright © 2022 盐城润平污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18036281919 邮箱:leaptong@163.com
联系人:刘经理 公司地址:建湖县近湖镇民营工业园区1,2